长短句-02(23 年)

-

/
理解亲人的痛苦, 变得越来也难.
学生时代, 所谓理解, 多是像作家一样, 终究是看待”他人”的一种情感.

如今, 理解亲人的痛苦很大程度上会变成自己的痛苦. 自己参与了其中, 并给自己使命: “拯救者”.
但面对上一辈50多年所积攒下来的经历, 性格, 认知… 试图通过几次对话, 一些在时间长河里微不足道的小动作, 去改变, 显然是不大可能的.

每个人的现状, 都是时代和个人二”因子”所算出来的”果”.
或许, 放下给自己定义的宏大角色, 当个陪伴者, 是更好的选择.

/ 被数字困住的自己
从热衷于笔记应用, 到研究知识管理, 后来的工作都和数据中台有关。
我似乎陷入了一个数字的陷阱, 以为把自己的人生数字化, 就能够改变。

/
人生是一系列复杂的组合。

/
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陷入了“虚无主义”,是高一到高二的那个暑假。
尽管从小学五年级开始,我度过了很多孤独且无聊的暑假,但都不曾觉得这个世界如此无意义。

那时候,我有很强的“反侦察”意识,知道自己陷入了一种“不好”的状态,便开始让自己主动拒绝。
归功于高中大量的补课,短暂假期的结束也让回到了一种“读书路径依赖”的状态。

后来,我又在许多时刻陷入这种状态。
渐渐地,我觉得我该去接纳它,理解它。
它一种“启发式”的状态,是潜意识对自己与世界理解的一种反馈。

/
人思考问题的角度,会左右所做的行为,而这些行为又反向强化“这是一个怎样的人”。
然后就是鸡汤里的,一个人看问题的宽广度和深度。

然而问题是,一个人如何获得这些宽广度和深度呢?
在这个强者俞强,弱者俞弱的社会里。